《行走大汶河》大型新闻采风活动,播出稿件一0一篇,即将结束了。从夏花繁茂到秋叶红黄,再到大雪飞扬,《泰安新闻》记者在大汶河两岸穿行,白面书生变成黝黑小伙;羸弱姑娘百炼成钢。文字一天比一天精制,画面一天比一天优美,心态一天比一天平衡。
从最初的采访构想、拍摄策划到文稿撰写、资料整理、图片运用、镜头取舍、节目播出,期间凝聚着局台领导的心血,挥洒着记者编辑的汗水。作为《泰安新闻》制片人,由衷的说一声,谢谢尊敬的领导,谢谢亲爱的同事。
一条大河的源头,往往有着神秘的身世,也有着寂寞的风景。涓涓细流,洼洼清泉,养育着纯朴的民风。在淄博市沂源县沙崖子村,许许多多的村民看到《行走大汶河》采访车,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,停下驾驶的车辆,很自然的聚拢过来,介绍当地的历史变迁,指点沂河、淄河、大汶河的分水岭。一位叫董仕生的村文书,是一位有心人,他拿出自己多年观察绘制的地形图,给记者讲解松崮山上下的每一条小溪,每一眼山泉。他用十分信服的证据,让我们相信,大汶河的源头就是他家所在的沙崖子村。董仕生忙前忙后的介绍情况时,她的妻子也没闲着,杀鸡、炒菜、泡茶水,殷勤的招呼记者。其实啊,董仕生夫妻有一个朴素的愿望,哪一天,世上的人都知道沙崖子村是三条大河的源头了,来旅游的人就多了,他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。
作为《泰安新闻》制片人,我和《行走大汶河》摄制组一起,到过源头,到过莱芜的牟汶河,到过五鸡台下的琵琶山大坝,到过八百里梁山水泊的遗存水域东平湖……惊叹大自然的力量,佩服古人先贤的智慧,仰慕当今水利人的品德。
大汶河出沂源,在黄庄镇进入莱芜市,立即呈现出一番乔装打扮的模样。河堤青石护坡,河岸绿树成荫,60公里的河段,几年功夫,变成美丽的休闲长廊。莱芜人成功演绎了人水和谐新的篇章。
在大汶河南岸,有一个叫五鸡台的地方。解放前这里是泰安、肥城、宁阳、东平、汶上五个县的交界处。当地人说,一只公鸡在山头打鸣,五个县的老百姓都能听得到。如今,附近修建了琵琶山拦水大坝。一位精明的小伙子辞去公职后,在这里投资兴建了大型游乐设施。见记者来访,眉飞色舞,异常兴奋,看得出,不光经历上有传奇色彩,经营上也很有独特功夫。可是,我们请他面对摄像机介绍情况时,忽然变得磕磕巴巴起来,一连几次,也没有说好。最后只会重复的说两个字:晕了,晕了。再一看他的名片,印的地址很特别:宁阳、肥城、东平、汶上交界处。
文化是山水的灵魂。在209平方公里的东平湖周围,水浒遗迹星罗棋布,水浒故事家喻户晓。新版《水浒》拍摄,催生了新一轮旅游热潮。当地人打造的巨型宋代战船,规模超过了吴宇森的《赤壁》。私下里,佩服起这伙导演和投资人来,他们慧眼识珠,终于选到了原汁原味的水浒故事发生地。
一见钟情,不止适用于人,同样适用于风景,适用于文化。大汶河的美丽,让人采撷不尽;大汶河的风韵,让人依旧回味。因为《行走大汶河》,我们聆听了大禹治水的不朽传说,知道了龙女牧羊的神话故事,看到了汶口古渡的久远壮美,感觉了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,见证了戴村垻的历史功绩,展望了大运河的美好前景……
《行走大汶河》,写下的是文字,讲述的是沧桑,收获的是知识,净化的是心灵,封存的是记忆。
评论